量化交易新规正式实施,对高频策略影响较大

量化交易新规正式实施,对高频策略影响较大

hyde225 2025-07-07 装修心得 3 次浏览 0个评论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部分量化机构已经提前布局降频

  量化交易新规7日正式实施。今年4月,沪深北交易所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对程序化交易报告管理、交易行为管理、信息系统管理、高频交易管理等作出细化规定。

  其中,新规重点加强了对高频交易的监管,明确了高频交易认定情形,在报告内容、交易收费、交易监管等方面提出差异化管理要求等,还对程序化交易可能出现的瞬时申报速率异常、频繁瞬时撤单、频繁拉抬打压以及短时间大额成交等四类异常交易行为作了进一步细化。

  尚艺投资总经理王峥对第一财经表示,《实施细则》通过“速度限制+规则堵漏+穿透监管”重塑市场生态,明确报告义务、监控重点比如异常交易、极端波动下的熔断管理,强调合规底线,有助于过滤一些可能扰乱市场的“野路子”策略,比如过度高频、恶意报撤单等,让行业更健康、更透明地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规的实施对于高频策略的影响较大。自去年以来,部分量化机构便已经开始进行策略调整,开发基于更长周期的量化策略,以适应新规要求。整体上看,新规实施对量化策略的影响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分化,行业格局上将加速分化与集中化。

  重点加强高频交易监管

  程序化交易(俗称“量化交易”)是信息技术进步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产物,在我国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已成为证券市场重要的交易方式,有助于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促进价格发现。

  但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相对中小投资者存在明显的技术、信息和速度优势,一些时点也存在策略趋同、交易共振等问题,加大市场波动。

  近年来,为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监管部门加强了对程序化交易的监管。2024年5月,证监会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 (试行)》,对程序化交易监管作出总体性、框架性制度安排,并授权交易所细化业务规则和具体举措。

  今年4月,沪深北交易所同步发布《实施细则》,并于7月7日正式实施。《实施细则》重点加强高频交易监管,明确了高频交易认定情形,在报告内容、交易收费、交易监管等方面对高频交易投资者提出差异化管理要求。

  根据《实施细则》,投资者单个账户每秒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300笔以上,或单个账户单日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20000笔以上,均被认定为高频交易。在差异化监管方面,督促相关投资者履行额外报告义务、针对性设置异常交易监管标准、对高频交易异常交易行为从严从重监管、实施差异化收费等。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目前针对高频交易的差异化收费方案暂未最终落定。去年监管曾就高频量化交易差异化收费安排向量化机构征求意见,涉及内容包括如果被认定为高频交易,则流量费每笔委托(不含撤单)费用从0.1元升至1元,每笔撤单费为5元。

  王峥表示,差异化收费在于通过显著提高高频策略的摩擦成本,倒逼机构降低无效报单与幌骗交易。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对主打高频交易的量化私募而言将带来不小的挑战,交易手续费的提升将增加其成本压力。

  新规影响几何?

  就新规实施带来的影响而言,市场各方的关注多聚焦在流动性、量化私募交易策略及行业发展等方面。在多位受访的量化机构人士看来,新规涉及的标准提出已有一段时间的过渡期,机构对于降频测试、策略方向调整等已有提前布局。

  王铮表示,市场流动性层面,量化新规在短期内可能对市场成交额造成一定影响,但过渡期内已有所消化,目前影响有限。但长期来看,将减少脉冲式流动性黑洞,重构流动性结构,从整体市场生态上来看,公平性与稳定性都将得到改善。对真正做研究的量化机构是利好,能减少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表示,新规实施短期内可能引致局部市场流动性阶段性收缩与交易成本小幅攀升;长期来看,则有助于平抑市场异常波动、强化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推动市场投资逻辑由短期价格博弈向企业价值发现转变。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将加速小微盘股的流动性价值重估进程,同时进一步凸显优质蓝筹股的流动性溢价优势,量化行业将由此进入深度调整期,市场格局面临系统性重构。

  从策略维度来看,业内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实施细则》主要目的在于针对性约束高频交易、加强对异常交易行为的监管,为行业发展划明监管红线,主要对于高频策略的影响较大。

  王铮表示,高频策略生存空间将被大幅压缩,短期冲击较大,例如依赖高换手(如年化200倍以上)的期现套利、高频做市策略因成本激增可能面临策略失效,如按照每笔1元委托费加5元撤单费,将使高频策略的盈亏平衡点提升30%~50%。

  “高频策略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部分头部机构已经提前布局降频,此类大型机构因在基本面量化模型、中低频量化等方面技术储备充足,能快速调整策略;但中小高频策略机构可能因合规成本上升,比如需升级风控系统、增设专职岗位等问题面临淘汰,被迫退出市场。”王铮说。

  整体上看,王铮认为,新规实施对量化策略的影响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分化,行业格局上将加速分化与集中化。高频交易、套利策略、短线交易策略等依赖速度的技术优势和规则漏洞的策略受到直接冲击;而基本面量化、中低频量化策略、多因子配置策略等合规性强、容量大的策略将主导市场,迎来转型机遇。

  李春瑜也表示,量化竞争维度将从技术执行速度全面转向策略研发深度,高频套利策略收益空间显著收窄,中低频量化与基本面量化策略将成为行业主流。市场集中化程度可能提升,头部量化私募依托其合规先发优势与技术储备将巩固领先地位,中小量化私募则需通过垂直领域创新实现差异化发展。未来行业竞争焦点将更强调策略稳健性、数据价值挖掘能力与合规可持续发展水平。

  对于量化机构而言,李春瑜认为,首要任务是构建全面合规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严格履行策略信息披露义务、建立健全熔断风控机制、完善定期回溯检验制度等合规要求。其次,需积极推进策略转型,重点发展基于基本面分析的中长周期量化模型、智能选股系统等低频率策略,严格控制单一标的交易集中度。此外,应当着力提升风险管理效能与技术创新能力,确保业务开展与新规环境高度适配。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量化交易新规正式实施,对高频策略影响较大》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