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有影院肯排片”的《但愿人长久》为啥能得奖?

“不可能有影院肯排片”的《但愿人长久》为啥能得奖?

hyde225 2025-07-01 装修装饰 5 次浏览 0个评论

电影《但愿人长久》正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这部片长172分钟的文艺片曾在第17届FIRST青年影展上斩获最佳剧情长片奖,影片以三代女性的命运为线索,勾勒出一幅跨越时代的成都城市画卷。但电影的时长,让这部片子从FIRST获奖后又经历了两年才抵达观众,之前就有人提醒过,“不可能有公司愿意发行,也不可能有影院肯排片。”

6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导演秦天来到上海,在大光明、百丽宫影城北外滩店等影院与观众展开深入交流。有人在其中看到自己成长的来路,有人向导演提出关于性别议题的质疑,一问一答之中,电影仿佛被重新拆解又重组,时光流淌过银幕上一个个具体鲜活的人物,映照在观众心头的百般滋味,令人沉浸又感伤。

“不可能有影院肯排片”的《但愿人长久》为啥能得奖?

《但愿人长久》海报

三代女性,书写时代和城市变迁

《但愿人长久》的故事起始于2015年的成都,这座充满烟火气与发展活力的城市,成为影片中人物命运的宏大舞台。单亲母亲夏婵、少女夏小芒,以及外婆康桂珍,她们的命运如三条相互交织的丝线,在时代的织机上编织出复杂而动人的图案。

主人公夏婵为了能在成都站稳脚跟,给女儿一个稳定的家,每日如陀螺般忙碌。她有来自底层江湖的“土智慧”,却也屡屡踩坑。夏婵对“城市梦”的追逐,是城市化浪潮下无数外来者的共同心声。巧合的是,拍摄期间,夏婵的扮演者徐海鹏的女儿也同样面临了异地上学难的问题。

“不可能有影院肯排片”的《但愿人长久》为啥能得奖?

徐海鹏饰演夏婵

“一个关于电影中人物所处时代的背景是,2010年之后,随着当地的经济起飞,成都在短时间内迎来了500万的外来人口,成了许多人口中的准一线大城市”,导演秦天说道,“但这么大量的人口其实是难以在短时间内结构性消化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真的匹配到他们的职业、收入、家庭成员各有归处的理想生活。”在2017年后,单亲妈妈可以通过便民通道直接落户,“政策普及之后,历史会选择遗忘,那个困难过程当中,努力地鲜活的个体”,是秦天想要记录下来的人。

影片中的少女小芒,因母亲夏娟的病逝,从老家来到成都投靠姨妈夏婵。面对城市的一些新观念、新事物时,小芒的懵懂与夏婵的急切教导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代际之间的冲突,不仅是家庭内部的矛盾,更是不同生活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两代人对世界认知差异的体现。

“不可能有影院肯排片”的《但愿人长久》为啥能得奖?

练雅佳饰演夏小芒

而象征成长的月经在这个夏天来临,导演的镜头直白地展示了女孩子第一次弄脏内裤的血污。夏婵教小芒学会使用卫生巾,但也让小芒因为月事“不吉利”错过了送别至亲的机会。这些情节在映后交流中激起了观众热烈讨论,多位观众表达了对导演直面“月经羞耻”的赞赏。而秦天则分享了自己作为男性,带着羞耻感购买并研究卫生巾的经验,并表达了对于这些情节安排的用心,“希望女性观众看到的时候,觉得是真实可信的经历,也让人物完成年轻时候的被迫成长。”

外婆康桂珍,她的身上承载着过去岁月的厚重记忆。从乡村到城市,时代的变迁在她身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她的丈夫是下乡支援建设的知青,返城途中意外去世;一对双胞胎女儿,她将其中一个忍痛送走。她的身上承载着难以展开叙说的故事,秦天通过一些不同于全片节奏的碎片式剪辑,激发观众的好奇与联想。

另一个在片头片尾短暂出场的女性夏娟,作为一个被隐去的双胞胎妹妹,却成为引发剧情进展的重要线索。两个长得一样的人,因时代发展走向不同命运,全然成为两个样子,秦天的表达中也有自己的用心,“同样的起点,但会变成不同的样子,但看着镜子,就会看到自己,这是情节背后比较厚重的东西。”

“不可能有影院肯排片”的《但愿人长久》为啥能得奖?

《但愿人长久》剧照

不同年龄的女性,都向着夏婵的生活交汇而来,城市与乡村的人情世故,在一个个细碎的细节中令人品出百般滋味。“我的电影观,真实的宏大,都一定是最微小之处的。一定是落在个体身上的。”

从乡村到城市的迁徙,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改变,更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乃至自我认知的重塑。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所经历的疼痛、困惑、挣扎与成长,都被秦天导演精准地捕捉,并呈现在银幕之上,为观众呈现出一部生动而深刻的时代变迁启示录。

“不可能有影院肯排片”的《但愿人长久》为啥能得奖?

《但愿人长久》 剧照

经历精英教育的导演,想看见更大多数的人

2007年,秦天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放弃了在他人眼中前途无量的机会,扎进社会的大田野中——他做过医疗器材销售、儿童培训老师、泳池救生员、商业主持人、烧烤经营者甚至闪送员。他说:“这些基层工作经历让我去‘精英化’,真正理解了普通人的生活。”

“不可能有影院肯排片”的《但愿人长久》为啥能得奖?

导演秦天工作照

上大学以前,秦天和身边的朋友都是城市里受到很好教育的那种优等生,直到上大学的时候,班上50多名同学,其中大半来自农村,“他们有乡村背景,或者土地经验,是我和我身边的人都没有的。我那个时候才发现,自己之前的优越感有荒唐。当我没有真实地见到这些人的时候,我以为我一定要比他们更聪明一点,或者说我的知识结构更完备,懂得更多,但我突然警惕这个优越感的由来是什么?”对此,秦天一度感到羞耻。他谈到,当时作为城市家庭起点的孩子,天然的精英教育图谱下,形成的追求更好分数、更好工作的价值观,突然令他觉得不自在,“我发现我是少数,而我们班经过考大学,留在城市找到好工作迅速完成城市化的人,安居乐业、娶妻生子的人也是少数,经由他们,我看到了背后更多的没有着落,但原乡已经被消解掉了大量的人群。这些真实的人平常在我身边擦肩而过,我从来都没有真正地正视过他们。”

秦天意识到自己过往的生活其实十分狭隘,那些他曾经认为至关重要的东西,并非不可或缺。他看到了同学们身上对土地、生命那种直接而深刻的感触,体会到了他们朴素、真实且平易近人的性格中所蕴含的大智慧。这种对他人、对生活全新的认知,让秦天想要去讲述那些在城市化进程中,被主流叙事所忽视的大多数人的故事。

早在读大学的时候,秦天就非常喜欢看电影,保持着一天看2-3部的频率。“我是受教于电影的。它展现出的世界是那样多样和深刻,发生在世界各地、探究着人性深度的故事,让我对人性复杂的认识不至于局限于自己身边浅层的真实。”

为了弥补自己在电影拍摄技术方面的空白,秦天开启了自学之路。他购买专业教材,如饥似渴地汲取电影知识;研究电影学院等专业院校的课程资料,逐渐掌握电影的语言与技巧,学会琢磨导演们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意图。他和另一位科班毕业的朋友一起组建了电影工作室,接一些广告和宣传片,终于从短片开始,开启了自己的创作道路。

“我毕业之后就没有去好好正经工作。拒绝了正经工作,打了很多零工,大概有个十年时间,就在这个过程当中,适时的遇到了也交往着许多现在依然保持联络的朋友,他们和我的生存环境、人生履历完全不同,对世界看法也完全不同,但通过跟他们的相处,我才越来越踏实。”秦天说。

“不可能有影院肯排片”的《但愿人长久》为啥能得奖?

《但愿人长久》海报

秦天在路演中感谢观众,“加上路上的时间,至少花了4个小时来看这样一部电影。”在流媒体与商业片盛行的当下,电影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秦天谈到在路演中见到观众带来对电影未来的更多思考,“看电影在今天变成一个古老的公共活动,那些鲜活的人物被放得那么大,是电影想完成跟观众的生命的交互。”

导演秦天与观众合影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不可能有影院肯排片”的《但愿人长久》为啥能得奖?》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